亞航客機失聯事件再次發出沉重的叩問:在這個人類能在遙遠的外星球精準著陸、定位的時代,偌大一架客機怎麼會不知去向?
  事實上,撇開需要人工操作的通信系統不談,飛機上可自動與衛星網絡或地面設施通信的還有“飛機通信尋址和報告系統”(ACARS)、“引擎健康管理系統”(EHM)等等,當然還包括失事後黑匣子發出的聯繫信號。
 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西雅圖航空專家說,要始終掌握飛機位置,即實時數據傳輸,技術上是可以做到的,但是否推廣仍有許多考量,最重要的是成本問題。
  此外,有關專家認為,飛機即便在空中破碎,給衛星傳遞信息的ELT也可能按照原定方向在空中飛行一段時間。然而,外力撞擊的動力學原理是十分複雜的。此外,當ELT沉入水中,其發出的信號還有可能被飛機殘骸覆蓋屏蔽。
  當飛機觸水時,其黑匣子中的水下定位信標也會自動開啟。黑匣子的電力能支持信標工作的時間在30天左右。各國地面的雷達陣列也在監視著空中物體的動向。如果監測信號突然消失,除了人為硬性關閉通信系統外,最主要可能就是飛機遇到了“突發的災難性事件”。
  馬航MH370客機失蹤事件已讓全球為之痛心,此次事件讓人們再次發問,國際信息共享、合作協調機制如何更加完善?國際航班的跟蹤系統應怎樣改進?飛機廠商和衛星組織的數據如何更加公開,如何共享?種種問題未來都有待解答。
 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
  (原標題:國際合作協調機制如何才能更加完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l94ylx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